卷八 治家篇·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左右:
十二月初九,接到家中十月十二日信,初十日一信,具悉一切。家中改屋,有与我意见相同之处,我于前次信内,曾将全屋画图寄归,想已收到,家中即已改妥,十一月初一日一信,则不必依我之图矣。但三角丘之路,必须改于檀山嘴下面,于三角丘密种竹木,此我画之要叫嘱,望诸弟禀告堂上,急急行之。
家中改房,亦有不与我合意者,已成则不必再改,但六弟房改在炉子内,此系内外往来之屋,欲其通气,不欲其闷塞,余危以为必不可.不若以长横屋上半节间断作屋为妥。内茅房在石柱屋后,亦嫌太远;不如于季洪房外高坎打进七八尺,既可起茅房澡堂,而后边地面宽宏,家有喜事,腕盏菜货。亦有地安置,不至局促,不知可否,家中高丽参已完,明春得便即寄,彭十九之寿屏,亦准明春寄到。此间事务甚多,我更多病,是以迟迟。
澄弟办贼,甚快人心,然必使其余志人等,知我家是图地方安静,不是为一家逞势张威,庶人人畏我之威,而不恨我之太恶。贼既办后,不特而上不可露得意之声色,即心中亦必存一番哀矜的意思,诸弟人人当留心也。
征一表叔在我家教读甚好,此次未写信请安,诸弟为我转达,同乡周荇农家之鲍石卿,前与六弟交游;近因在妓家饮酒,担督府捉交刑部,革去供事,而荇农荻舟尚游荡不畏法,真可怪也!
余近日常有目疾,余俱康泰,内人及二儿四女皆平安,小儿甚胖大,西席庞公,拟十一回家,正月半来,将请来笔峰代馆。宋芗宾在道上扑跌断腿,五十余天始抵樊城,天可悯也!余不一一,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