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澄侯四弟左右: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具悉一切。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情,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