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逸田叟曰:老泉云:赏罚者,天下之公也;是非者,一人之私也。夫子作《春秋》,有一善,则举而赏之,有一恶,则举而罚之。虽是非出于一人,而赏罚公之天下,赏罚公而是非为至当矣。晦庵作《纲目》,严邪正之辨,显彰瘅之殊,继《春秋》而行诛心之法。凡此者,皆非朝廷史官之史也。然而大圣大贤,盖取实事而论之,以正万世之大纲,而垂百王之令典,非徒托诸空言而已。
熊也何人,敢附于作史之列!故但托诸空言以为外史。夫托诸空言,虽曰赏之,亦徒赏也;曰罚之,亦徒罚也。徒赏徒罚,游戏云尔。然其事则燕王靖难,建文逊国之事;其人则皆杀身夷族,成仁取义之人。是皆实有其事,实有其人,非空言也,曷云游戏哉!第以赏罚大权,畀诸赛儿一女子,奉建文之位号,忠贞者予以褒谥,奸叛者加以讨殛,是空言也,漫言之耳!夫如是,则褒不足荣,罚不足辱,爵不足以为劝,诛不足以为戒,谓之游戏,不亦宜乎?虽然,善善恶恶之公,千载以前,千载以后,无或不同,其于世道人心,亦微有关系存焉者,是则此书之本也。至若杂以仙灵幻化之情,海市楼台之景,乃游戏之余波耳,不免取讥于君子。
岁次辛卯人日,吕熊文兆氏自跋于后。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