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汉法恶诞谩
李广以私忿杀霸陵尉,上书自陈谢罪。武帝报之曰:“报忿除害,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张敞杀絮舜,上书曰:“臣侍罪京兆,絮舜本臣素所厚吏,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臣窃以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贼杀不辜,鞫狱故不直,死无所恨。”宣帝引拜为刺史。汉世法令,最恶诞谩罔上。广、敞虽妄杀人,一语陈情,则赦之不问,所以开臣下不敢为欺之路也。武帝待张汤非不厚,及问鲁谒居事,谓其怀诈面欺,杀之不贷,真得御臣之法。
李广因个人怨恨杀了霸陵尉,上书给皇帝自己表明情况承认罪过。汉武帝回复他说:“报复怨恨、剪除祸害,这正是对将军你的期望。至于摘帽赤肋、叩头请罪,这难道是我的意图吗?”张敞杀了絮舜,上书说道:“臣下任职京兆尹,絮舜本来是我一向看重的官吏,因为有奏章弹劾我应当免职,接受罢免文书,审查被检举的事实,他对我说‘你只能当五天京兆尹了’,拒绝执行命令,这是忘恩负义,我私下认为絮舜的罪过不可用言语描述,违背法律把他杀了。我杀害了没有判罪的人,审定案件当然不正直,死了也没有什么抱憾。”汉宣帝提拔了张敞,授予他刺史之职。汉代的法令,最厌恶应诞欺诈蒙骗主上。李广、张敞虽然妄自杀人,一番话陈述了真实情况,就被赦免不加追究,这是开辟臣下不敢进行欺君的道路所用的策略。汉武帝对张汤并不是不重用,等到问到鲁谒居的事,认为他心怀诡诈面带欺满,杀了他毫不宽怒,这真是掌握了控制臣下的方法了。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