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六十二 殳
历史来源
一、出自姜姓,是因功获赐的姓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伯陵,同民人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一见钟情,两人便私下结合了。缘妇后来为伯陵生了三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名叫殳,是箭靶的发明者,因此,帝尧封他为殳侯,赐他以殳为姓,称殳氏。
二、以兵器名作为姓氏的姓。古代时,每逢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有殳仗队和兵甲游行接受检阅。每队各设有将军一人指挥队伍。所谓殳仗队,即后来的仪仗队。殳,是一种竹制的兵器,长一丈二尺,头上不用金属为刃,八棱而尖。殳仗队将军的后代,便以兵器名“殳”作为姓氏。
三、出自有虞氏。舜为部落首领时,有虞氏族人殳斨为舜大臣。殳斨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殳”命姓,遂成殳姓一支。见《通志.氏族略》。
家族名人
殳默:清朝才女、诗人、书法家,字斋季,小字默姑,九岁能诗,兼精小楷,是浙江嘉兴人。江南女子心灵手巧,而殳默自小学习诗书,书法也好,刺绣极美,名盛一时。
殳帮清:明朝时有名的孝子。他生活在明朝初年,社会刚安定,讲究忠孝的风气较盛。殳邦清的两个儿子,也受家教而以孝敬闻名。
迁徙分布
(缺)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殳姓源出于姜姓。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相传炎帝神农氏有个后代发明了箭靶,帝尧因此封他为殳侯。并赐以殳姓。又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孙子伯陵同民人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一见钟情,两人便私下结合了。缘妇后来为伯陵生了三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名叫殳,是箭靶的发明者,因此帝尧封他为殳侯,赐他以殳为姓。殳氏就是殳的后人。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宋书
- 魏书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