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玉井奥诀一
凡推造化之理,其法以日为主。
单提作体,要认为主者之端。为化气为本体,入门便要通变。识得主干有本象有化象,方可消详。如甲即本像是木,化像是土。
坐下支神先求其意,月气深浅何者主权。
乃日干坐下,首先看此地支,与月支一位,时支一位,年支一位,刑冲破害,生克比和何如。
主干喜忌何物得来,不可视为泛常。不可顾盼。
月气浅深。何者主权。
月建之下,气候浅深。五行之气,是何干神。
正当此日天时之令。五日一侯之气。一云(德秀有无)
地支至切。党盛为强。
地支乃四位支神,至切者,视天干为尤切也。
要看何者为主干之宅舍,何者为用神之基业。何者力轻,何者力重。宅舍即得地之方,支神即乘贵之所。
一看其力势冲起,是何支神。
二看其力势拱起,是何支神。
三看其力势刑起,是何支神。
四看其力势合起,是何支神。
五看地支统摄。此法是空中立有者也。
论地支,冲拱刑合四件,极切门庭。一法,只拿日干作主取用。中间或吉神有刑冲,凶煞有拱合。其生旺休废,交差不一,难下手脚。不如只详四个地支基址,五气中何物最重。将来品量,却能耗散何神,能生扶何神,能冲合何神,能变化何神。
然后却看日干属何五气,与其最重之气统摄何如。便拿财官等物,用神之气,共前五气引于时座,参较其物。何者轻,何者重,义理调顺为详瑞,反则即为乖戾矣。
如此已立定,然后看其支气,各有所喜所忌之端,不可不详。五气谓如木火土金水五者,须要各各记住题目。若五气中,何者党多为重。如支干内外,明暗木多,则木气党盛矣。其喜忌已论于前五行中。
专执用神。切详喜忌。
专执一位用神位为尊长,为权神,为号令,为本领,为倚托。此非小可,执而推之,未敢纵求其意。
外取用神,或财或官、或刃或煞、或食或贵、或印或禄马等件。各类例取,原无定法。其用神最忌损犯,兼怕分窃,不宜太过与不及。
如太过之物,本不好了,或岁运又来生扶,即是倾覆坏了。如木则折、水则倾、土则崩、火则一发而灭、金则折损。如不及之物,本不好了。或岁运又来克窃,坏尽此物,岂独有祸。
用神喜忌,至元至妙,后篇别详,务要得中和为贵。
气气切穷其理,物物至极转关。
金木水火土五气,一阴一阳,共有十般消息。
一件件要看衰旺、轻重、明晦、广狭,穷则究理尽处。生何神,克何神,刑何神,合何神之类。
被坏之物,得生之物,主系何事。物物推将去,须要有依倚下落。至无可奈何处,便是转关。入何格调,极处一转,即是建功,圆活参透。却要定见下落,断成器不成器何如。
有气者急,有情者切。
有气乃当时也,看八字内外明暗干支。
如六月中气,大暑节,土金旺相,有气之类。此为至急,余则否。
有情乃合气也,如甲见己,丙见辛,丁见壬之类。
中间干支明暗,有合皆取,此为最切也。
一说非特合气有情,吉神生我克我,亦为有情。
虚拱贵气,生我、克我、刑我、合我。亦无异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