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诸般汤煎
桂浆
生津止渴,益气和中,去湿逐饮。
生姜(三斤,取汁) 熟水(二斗) 赤茯苓(三两,去皮,为末) 桂(三两,去皮,为末) 曲末(半斤) 杏仁(一百个,汤洗,去皮、尖,生研为泥) 大麦 (半两,为末) 白沙蜜(三斤,炼净。)
右用前药,蜜水拌和匀,入磁罐内,油纸封口数重,泥固济,冰窖内放三日方熟。绵滤冰浸,暑月饮之。
桂沉浆
去湿逐饮,生津止渴,顺气。
紫苏叶(一两,锉) 沉香(三钱,锉) 乌梅(一两,取肉) 沙糖(六两)
上件四味,用水五六碗,熬至三碗,滤去滓,入桂浆一升,合和作浆饮之。
荔枝膏
生津止渴,去烦。
乌梅(半斤,取肉) 桂(一十两,去皮,锉) 沙糖(二十六两) 麝香(半钱,研)生姜汁(五两) 熟蜜(一十四两)
右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沙糖、生姜汁,再熬去滓,澄定少时,入麝香搅匀,澄清如常,任意服。
梅子丸
生津止渴,解化酒毒,去湿。
乌梅(一两半,取肉) 白梅(一两半,取肉) 干木瓜(一两半) 紫苏叶(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檀香(二钱) 麝香(一钱,研)
右为末,入麝香和匀,沙糖为丸如弹大。每服一丸,噙化。
五味子汤
代葡萄酒饮。 生津止渴,暖精益气。
北五味(一斤,净肉) 紫苏叶(六两) 人参(四两,去芦,锉) 沙糖(二斤)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滤去滓,澄清,任意服之。
人参汤
代酒饮。 顺气、开胸膈,止渴生津。
新罗参(四两,去芦,锉) 橘皮(一两,去白) 紫苏叶(二两) 沙糖(一斤)
上件,用水二斗,熬至一斗,去滓,澄清,任意饮之。
仙术汤
去一切不正之气,温脾胃,进饮食,辟瘟疫,除寒湿。
苍术(一斤,米泔浸三日,竹刀子切片,焙干,为末) 茴香(二两,炒,为末) 甘草(二两,炒,为末) 白面(一斤,炒) 干枣(二升,焙干,为末) 盐(四两,炒)
上件,一同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杏霜汤
调顺肺气,利胸膈,治咳嗽。
粟米(五升,炒,为面) 杏仁(二升,去皮、尖,麸炒,研) 盐(三两,炒)
上件拌匀。每日空心白汤调一钱。入酥少许尤佳。
山药汤
补虚益气,温中润肺。
山药(一斤、煮熟) 粟米(半升,炒,为面) 杏仁(二斤,炒令过熟,去皮、尖,切如米)
上件,每日空心白汤调二钱,入酥油少许,山药任意。
四和汤
治腹内冷痛,脾胃不和。
白面(一斤,炒) 芝麻(一斤,炒) 茴香(二两,炒) 盐(一两,炒)
上件,并为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枣姜汤
和脾胃,进饮食。
生姜(一斤,切作片) 枣(三升,去核,炒) 甘草(二两,炒) 盐(二两,炒)
上件为末,一处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茴香汤
治元藏虚弱,脐腹冷痛。
茴香(一斤,炒) 川楝子(半斤) 陈皮(半斤,去白) 甘草(四两,炒) 盐(半斤,炒)
上件为细末,相和匀。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破气汤
治元藏虚弱,腹痛,胸膈闭闷。
杏仁(一斤,去皮、尖,麸炒,别研) 茴香(四两,炒) 良姜(一两) 荜澄茄(二两) 陈皮(二两,去白) 桂花(半斤) 姜黄(一两) 木香(一两) 丁香(一两) 甘草(半斤) 盐(半斤)
上件为细末。空心白汤点服。
白梅汤
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干渴,津液不通。
白梅肉(一斤) 白檀(四两) 甘草(四两) 盐(半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生姜汁少许,白汤调下。
木瓜汤
治香港脚不仁,膝劳冷痹疼痛。
木瓜(四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 白沙蜜(二斤,炼净)
上件二味,调和匀,入净磁器内盛之。空心白汤点服。
橘皮醒酲汤
治酒醉不解,呕噫吞酸。
香橙皮(一斤,去白) 陈橘皮(一斤,去白) 檀香(四两) 葛花(半斤) 绿豆花(半斤)人参(二两,去芦) 白豆蔻仁(二两) 盐(六两,炒)
上件为细末。每日空心白汤点服。
渴忒饼儿
生津止渴,治嗽。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去芦) 菖蒲(一钱,各为细末) 白纳八(三两,研,系沙糖)
上件,将渴忒用葡萄酒化成膏,和上项药末,令匀为剂,印作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官桂渴忒饼儿
生津,止寒嗽。
官桂(二钱,为末) 渴忒(一两二钱)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三两,研)
上件,将渴忒用玫瑰水化成膏,和药末为剂,用诃子油印作饼子。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答必纳饼儿
清头目,利咽膈,生津止渴,治嗽。
答必纳(二钱为末,即草龙胆) 新罗参(一两二钱,去芦,为末) 白纳八(五两,研)
上件,用赤赤哈纳(即北地酸角儿。)熬成膏,和药末为剂,印作饼儿,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橙香饼儿
宽中顺气,清利头目。
新橙皮(一两,焙,去白) 沉香(五钱) 白檀(五钱) 缩砂(五钱) 白豆蔻仁(五钱) 荜澄茄(三钱) 南硼砂(三钱,别研) 龙脑(二钱,别研) 麝香(二钱,别研。)
上件为细末,甘草膏和剂印饼。每用一饼,徐徐噙化。
牛髓膏子
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
黄精膏(五两) 地黄膏(三两) 天门冬膏(一两) 牛骨头内取油(二两)
上件,将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与牛骨油一同不住手用银匙搅,令冷定和匀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
木瓜煎
木瓜(十个,去皮穣,取汁,熬水尽)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
香圆煎
香圆(二十个,去皮取肉)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再熬成煎。
株子煎
株子(一百个,取净肉) 白沙糖(五斤,炼净)
上件,同熬成煎。
紫苏煎
紫苏叶(五斤) 干木瓜(五斤)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金橘煎
金橘(五十个,去子取皮) 白沙糖(三斤)
上件,一同熬成煎。
樱桃煎
樱桃(五十斤,取汁) 白沙糖(二十五斤)
上件,同熬成煎。
桃煎
大桃(一百个,去皮,切片取汁) 白沙蜜(二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石榴浆
石榴子(十斤,取汁) 白沙糖(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小石榴煎
小石榴(二斗,蒸熟去子,研为泥) 白沙蜜(十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五味子舍儿别
新北五味(十斤,去子,水浸取汁) 白沙糖(八斤,炼净)
上件,一同熬成煎。
赤赤哈纳即酸刺
赤赤哈纳(不以多少,水浸取汁)
上件,用银石器内熬成膏。
松子油
松子(不以多少,去皮,捣研为泥)
上件,水绞取汁熬成,取净清油绵滤净,再熬澄清。
杏子油
杏子(不以多少,连皮捣碎)
上件,水煮熬,取浮油,绵滤净,再熬成油。
酥油
牛乳中取净凝,熬而为酥。
醍醐油
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磁瓮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
马思哥油
取净牛奶子不住手用阿赤(即打油木器也。)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白酥油。
枸杞茶
枸杞五斗,水淘洗净,去浮麦,焙干,用白布筒净,去蒂萼、黑色,选拣红熟者,先用雀舌茶展溲碾子,茶芽不用,次碾枸杞为细末。每日空心用□匙头,入酥油搅匀,温酒调下,白汤亦可。(忌与酪同食。)
玉磨茶
上等紫笋五十斤,筛筒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
金字茶
系江南湖州造进末茶。
范殿帅茶
系江浙庆元路造进茶芽,味色绝胜诸茶。
紫笋雀舌茶
选新嫩芽蒸过,为紫笋。有先春、次春、探春,味皆不及紫笋雀舌。
女须儿
(出直北地面,味温甘。)
西番茶
(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
川茶、藤茶、夸茶
(皆出四川。)
燕尾茶
(出江浙、江西。)
孩儿茶
(出广南。)
温桑茶
(出黑峪。)
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清茶
先用水滚过滤净,下茶芽,少时煎成。
炒茶
用铁锅烧赤,以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成。
兰膏
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
酥签
金字末茶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服。
建汤
玉磨末茶一匙,入碗内研匀,百沸汤点之。
香茶
白茶(一袋) 龙脑成片者(三钱) 百药煎(半钱) 麝香(二钱)
同研细,用香粳米熬成粥,和成剂,印作饼。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