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菜部·莱菔
释名
芦萉 、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 萝卜再煎,饮服。
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汁亦可。又方:加枯矾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且饮服。又方:用萝卜片不拘新旧,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换。如想进食,可喝一点肉粥。
大肠便血。用大萝卜皮烧存性,荷叶烧存性,蒲黄生用,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沙石诸淋,疼不可忍。用萝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数次,不可过焦,细嚼后,盐汤送下。王码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遍体浮肿。用萝卜、浮麦等分,泡汤饮服。
偏正头痛。用生萝卜汁一小杯,令病人犯卧,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有特效。
满口烂疮。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汤火伤。用生萝卜捣汁敷涂。
久嗽痰喘。用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麻子在。每服三、五丸,时时噙咽。
便秘。用萝卜炒一合,加水捣烂,和皂荚末二钱服,即通。
牙齿疼痛。有萝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调匀,左侧痛点右鼻,右侧痛点左鼻。
疮疹不出。用萝卜子生研为末,米汤送服二钱。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曲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