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韬·立将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
武王问太公说:“任命将帅的仪式是怎样的?”太公回答道:“凡是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并且向他下达诏令:‘国家的安危,全系于将军身上。现在某国反叛,请将军率领大军前去征讨。’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至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将军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通过占卜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等到吉日那天,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亲自拿着斧柄,将斧刃授予主将,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并接着申明:‘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拚死,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士卒没坐下,你不要先坐;士卒还没进餐,你不要先吃。冷热都要与士卒相同。这样,士卒就会尽死力作战。’“主将接受任命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一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希望君王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让我全权处置一切,若果不答应臣的请求,臣不敢担此重任。’
“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鹜,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
“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和敌人作战时,因没有外界的干扰而可以专心致志。这样,主将率兵出征就能上不受天时限制,下不受地形牵制,前无敌人敢于抵挡,后没有君王从中干涉。这样,智谋之士就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奋力杀敌,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骏马奔驰,仗还未打敌人就已降服。在朝廷之外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朝廷之内建立了功勋,官员获得升迁,士卒得到奖赏,老百姓欢欣鼓舞,主将也不会因过失而受罚。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武王说:“说得好啊!”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