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杂传第四十一
○王景崇
王景崇,邢州人。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其后 尝从明宗,隶麾下。明宗即位,拜通事舍人,历引进阁门使,驰诏方镇、监军征伐, 必用景崇。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晋亡,萧翰据 京师,景崇厚赂其将高牟翰以求用。已而翰北归,许王从益居京师,用景崇为宣徽 使、监左藏库。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 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鄴,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 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为人聪明机敏巧于辩论,善于事奉人。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 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鄴,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 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 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景崇行至陕,赵 赞已东入朝,而蜀兵方寇南山,景崇击破蜀兵,追至大散关而还。高祖乃诏景崇兼 凤翔巡检使。
唐明宗镇守邢州,让他担任牙将,后来曾追随唐明宗,为部下。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 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从事程渥,与景崇同乡里,有旧,往说景崇曰:“吾 与子为故人,吾位不过宾佐,而子已贵矣,奈何欲以阴狡害人而取之乎?侯公父子 爪牙数百,子毋妄发,祸行及矣!非吾,谁为子言之。”于是景崇颇不欲杀益,益 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
唐明宗登位,任他马通事舍人,历任引进阀门使.驰马传诏给方镇、监督军队征伐,必定任用王景崇()后来事奉普,做到左金吾卫大将军,常因君主不能信用他的才能而问闷不乐;,晋灭亡,萧翰占据京师,王景崇重金贿赂他的将领高牟翰以便求得进用。
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 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 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景崇西招蜀人为助,蜀兵至宝鸡,为晖将药元福、李彦从 所败。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晖乃令千人潜之城南一舍, 伪为蜀兵旗帜,循南山而下,声言蜀救兵至矣,须臾尘起,景崇以为然,乃令数千 人溃围而出以为应。晖设伏以待之,景崇兵大败,由是不敢复出。
不久萧翰北归,许王李从益住在京师,任命王景崇为宣徽使、监左藏库,,汉高祖在太原起兵,王景崇取出左藏库的钱财赶去迎接汉高祖,漠高祖到达京师,拜任王景崇为右卫大将军,并没有看重他。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 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 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 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屯。”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 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汉高祖进攻邺都,王景崇不得随行,于是请求留守起居表,去行官见汉高祖,希望留在军中效力,替汉高祖筹划攻战的策略,十分能言善辩,漠高祖纔看重他的才能f)逭时,漠刚刚建立,凤翔侯益、永兴趟赞都曾听命于契丹,汉高祖登位,侯益等人自起疑心,于是暗中召引蜀人援助,汉高祖对此很担忧,,等到攻破邺都,侯益等人害怕,都请求入朝。
○赵思绾
恰逢回鸽进贡,说被党项阻隔不能通行,希望得到漠兵的援助,漠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鹊使者。
赵思绾,魏州人也。为河中节度使赵赞牙将。汉高祖即位,徙赞镇永兴,赞入 朝京师,留思绾兵数百人于永兴。高祖遣王景崇至永兴,与齐藏珍以兵迎回鹘,阴 以西事属之。景崇至永兴,赞虽入朝,而其所召蜀兵已据子午谷,景崇用思绾兵击 走之。遂与思绾俱西,然以非己兵,惧思绾等有二心,意欲黥其面以自随,而难言 之,乃稍微风其旨。思绾厉声请先黥以率众,齐藏珍恶之,窃劝景崇杀思绾,景崇 不听,与俱西。
王景崇将要出发,汉高祖已患病,召他进卧室告诫他说:“如果侯益等人已经前来,则罢,如果他们还迟疑不决,你就酌情自行处置他们。”王景崇到达陕州时,趟赞已向东入朝,而蜀兵正侵犯南山,王景崇攻破蜀兵,追到大散关而返回。
高祖遣使者召思绾等,是时侯益来朝,思绾以兵从益东归。思绾谓其下常彦卿 曰:“赵公已入人手,吾属至,并死矣,奈何?”彦卿曰:“事至而变,勿预言也。” 益行至永兴,永兴副使安友规出迎益,饮于郊亭,思绾前曰:“兵馆城东,然将士 家属皆居城中,愿纵兵入城挈其家属。”益信之以为然。思绾与部下入城,有州校 坐于城门,思绾殴之,夺其佩刀斩之,并斩门者十馀人,遂闭门劫库兵以叛。
漠高祖于是下诏任命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高祖遣郭从义、王峻讨之,经年莫能下,而王景崇亦叛,与思绾俱送款于李守 贞,守贞以思绾为晋昌军节度使。隐帝遣郭威西督诸将兵,先围守贞于河中。居数 月,思绾城中食尽,杀人而食,每犒宴,杀人数百,庖宰一如羊豕。思绾取其胆以 酒吞之,语其下曰:“食胆至千,则勇无敌矣!”思绾计穷,募人为地道,将走蜀, 其判官陈让能谓思绾曰:“公比于国无嫌,但惧死而为此尔!今国家用兵三方,劳 敝不已,诚能翻然效顺,率先自归,以功补过,庶几有生;若坐守穷城,待死而已。” 思绾然之,乃遣教练使刘珪诣从义乞降,而遣其将刘筠奉表朝廷。拜思绾镇国军留 后,趣使就镇,思绾迟留不行。蜀阴遣人招思绾,思绾将奔蜀,而从义亦疑之,乃 遣人白郭威,威命从义图之。从义因入城召思绾,趣之上道,至则擒之。思绾问曰: “何以用刑?”告者曰:“立钉也。”思绾厉声曰:“为吾告郭公,吾死未足塞责, 然钉磔之丑,壮夫所耻,幸少假之。”从义许之,父子俱斩于市。
王景崇到达凤翔,,侯益没有入朝的打算,而恰好汉高祖去世,有人劝王景崇可以迅速杀掉侯益,王景崇考虑到独自接受先帝的命令而年轻的君主不知道,犹豫不决。
○慕容彦超
侯益的从事程渥,和王景崇是同乡,有旧交,前去游说王景崇说:“我和你是老朋友,我的职位不遇是幕僚,而你已经显贵了,怎么想用阴谋诡计害人而取代他呢?侯公父子亲信几百人,你不要轻举妄动,灾祸快到了!除了我,谁会给你说这些。”于是王景崇很不愿诛杀侯益,侯益因而逃去,王景崇十分后悔没有杀掉他。
慕容彦超,吐谷浑部人,汉高祖同产弟也。尝冒姓阎氏,彦超黑色胡髯,号阎 昆仓。少事唐明宗为军校,累迁刺史。唐、晋之间,历磁、单、濮、棣四州,坐濮 州造麹受赇,法当死,汉高祖自太原上章论救,得减死,流于房州。契丹灭晋,汉 高祖起太原,彦超自流所逃归汉,拜镇宁军节度使。杜重威反于魏,高祖以天平军 节度使高行周为都部署以讨之,以彦超为副。彦超与行周谋议多不协,行周用兵持 重,兵至城下,久之不进。彦超欲速进战,而行周不许。行周有女嫁重威子,彦超 扬言行周以女故,惜贼城而不攻,行周大怒。高祖闻二人不相得,惧有佗变,由是 遽亲征。彦超数以事凌辱行周,行周不能忍,见宰相涕泣,以屎塞口以自诉。高祖 知曲在彦超,遣人慰劳行周,召彦超责之,又遣诣行周谢过,行周意稍解。
侯益到京师,漠隐帝刚登位,史弘肇、杨郇等人专权,侯益于是重金贿赂杨郇等人,暗中藉故中伤王景崇/…)不久侯益被拜为开封尹,王景崇心中不安,暗示凤翔的将吏请求让自己掌领府事()朝廷担心他,拜任王景崇为合州留后,任命赵晖为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于是反叛,杀光侯益的家属,和赵思绾共同椎举李守贞为秦王,汉隐帝就命令趟晖讨伐他们。
是时,汉兵顿魏城下已久,重威守益坚,诸将皆知未可图,方伺其隙,而彦超 独言可速攻,高祖以为然,因自督士卒急攻,死伤者万馀人,由是不敢复言攻。后 重威出降,高祖以行周为天雄军节度使,行周辞不敢受,高祖遣苏逢吉谕之曰: “吾当为尔徙彦超。”行周乃受,而彦超徙镇泰宁。
王景崇西招蜀人援助,蜀兵到达宝鹦,被赵晖的将领药元福、李彦从打败()赵晖进攻凤翔,挖壕沟包围他们,多次率精兵挑战,王景崇闭门不出(\趟晖于是命令一千士兵潜入城南三十里处,伪造蜀兵的旗帜,沿南山而下,声称蜀中救兵到了,一会儿烟尘扬起,王景崇信以为真,于是命令几千人突围而出作接应,趟晖设下埋伏等着他们,王景崇的军队大败,从此不敢再出城。
隐帝已杀史弘肇等,又遣人之魏杀周太祖及王峻等,惧事不果,召诸将入卫京 师。使者至兗,彦超方食,释匕箸而就道。周兵犯京师,开封尹侯益谓隐帝曰: “北兵之来,其家属皆在京师,宜闭门以挫其锐,遣其妻子登陴以招北兵,可使解 甲。”彦超诮益曰:“益老矣!此懦夫之计也。”隐帝乃遣彦超副益,将兵于北郊。 周兵至,益夜叛降于周。彦超力战于七里,隐帝出劳军,太后使人告彦超善卫帝, 彦超大言报曰:“北兵何能为?当于阵上喝坐使归营。”又谓隐帝曰:“官家宫中 无事,明日可出观臣战。”明日隐帝复出劳军,彦超战败奔兗州,隐帝遇弑于北郊。
第二年,李守贞、趟思绾相继都被打败,王景崇的门客周璨对王景崇说:“你能坚守这里,是因为有河中、京兆。
周太祖入立,彦超不自安,数有所献,太祖报以玉带,又赐诏书安慰之,呼彦 超为弟而不名,又遣翰林学士鲁崇谅往慰谕之,彦超心益疑惧。已而刘旻自立于太 原,出兵攻晋、绛,太祖遣王峻用兵西方,彦超乘间亦谋反,遣押衙郑麟至京师求 入朝,太祖知其诈,手诏许之。彦超复称管内多盗而止,又为高行周所与书以进, 其辞皆指斥周过失,若欲共反者。太祖验其印文伪,以书示行周。彦超又遣人南结 李昪,昪为出兵攻沐阳,为周兵所败,而刘旻攻晋、绛不克,解去。太祖乃遣侍卫 步军指挥使曹英、客省使向训讨之,彦超闭城自守。
如今都失败了,又依靠什么呢?不如投降。”王景崇说:“的确拖累你们了,但事情危急,我想用个万一成功的计策行吗?我听说趟晖的精兵都在城北,现在让公孙辇等人烧毁城柬门伪称投降,我率牙兵攻打他们城北的军队,纵然不能成功而战死,也比束手就擒好。”周璨等人都赞成这样做。
初,彦超之反也,判官崔周度谏曰:“鲁,诗书之国也,自伯禽以来未有能霸 者,然以礼义守之而长世者多矣。今公英武,一代之豪杰也,若量力相时而动,可 以保富贵终身。李河中、安襄阳、镇阳杜令公,近岁之龟鉴也。”彦超大怒,未有 以害之。已而见围,因大括城中民赀以犒军,前陕州司马阎弘鲁惧其鞭扑,乃悉家 赀以献。彦超以为未尽,又欲并罪周度,乃令周度监括弘鲁家。周度谓弘鲁曰: “公命之死生,系财之多少,愿无隐也。”弘鲁遣家僮与周度属刂掘搜索无所得。 彦超又遣郑麟持刃迫之,弘鲁惶恐拜其妻妾,妻妾皆言无所隐。周度入白彦超,彦 超不信,下弘鲁及周度于狱。弘鲁乳母于泥中得金缠臂献彦超,欲赎出弘鲁,彦超 大怒,遣军校笞弘鲁夫妇肉烂而死,遂斩周度于市。
黎明,公孙辇烧毁束门假装准备投降,而府中起火,王景崇自焚了,公孙辇于是向趟晖投降。
是岁,镇星犯角、亢,占曰:“角、亢,郑分,兗州当焉。”彦超即率军府将 吏步出西门三十里致祭,迎于开元寺,塑像以事之,日常一至,又使民家立黄幡以 禳之。
赵思绾,魏州人。
彦超为人多智诈而好聚敛,在镇尝置库质钱,有奸民为伪银以质者,主吏久之 乃觉。彦超阴教主吏夜穴库垣,尽徙其金帛于佗所而以盗告。彦超即榜于市,使民 自占所质以偿之,民皆争以所质物自言,已而得质伪银者,置之深室,使教十馀人 日夜为之,皆铁为质而包双银,号“铁胎银”。其被围也,勉其城守者曰:“吾有 银数千铤,当悉以赐汝。”军士私相谓曰:“此铁胎尔,复何用哉!”皆不为之用。 明年五月,太祖亲征,城破,彦超夫妻皆投井死,其子继勋率其徒五百人出奔被擒, 遂灭其族。兗州平,太祖诏赠阎弘鲁左骁卫大将军、崔周度秘书监。
为河中节度使赵赞的牙将。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荡寇志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