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瑟
谨按《世本》:“宓义作。”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黄帝书:“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春秋,师旷为晋平公奏清徵之音,有玄鹤二八从南方来,进于廊门之危。再奏之而成列,三奏之则延颈而呜,舒翼而舞。音中宫商,声闻于天。平公大说,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闻乎?师旷曰:“不可。昔黄帝驾象车交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氵丽道,虎狼在俊,虫蛇伏地,大合鬼神于太山之上,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暴风亟至,大雨+沛,裂帷幕,破组豆,堕廊瓦,凡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室侧,身遂疾痛,晋国大旱,赤地三年。故曰不务德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今瑟长五尺五寸,非正器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