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颜率儿童之见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乃诣齐王许以鼎。齐为发兵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愿献九鼎,不识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将寄径于梁、于楚,率皆以为不可,齐乃止。《战国策》首载此事,盖以为奇谋。予谓此特儿童之见尔!争战虽急,要当有信。今一绐齐可也,独不计后日诸侯来伐,谁复肯救我乎?疑必无是事,好事者饰之乎,故《史记》、《通鉴》皆不取。
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成周城下,索求象征王权的九鼎,周王对此感到忧虑。颜率请求允许他到齐国去借救兵,于是到齐王那儿许诺把鼎给齐国。齐国为此派兵救周,而秦国也就罢兵了。齐国打算索求九鼎,周君又对此感到担忧。颜率又到齐国去说:“我们愿意献出九鼎,不知道该从哪条路送到齐国去呢?”争战虽然紧急,但重要的应当是信义。现在欺骗齐国一次可以,为什么不考虑将来各诸侯国来征讨的时候,谁又肯救助自己呢?我怀疑一定没有这种事,这不过是好事的人假托矫饰的故事罢了,因此《史记》《通鉴》都不采用。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三国志
- 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