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淋闭方·淋闭第二
(论一首 方四十九首 证一首 灸法十五首)
论曰∶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客热所为。亦有自然下焦热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气淋之为病,溺难涩常有余沥,石淋之为病。茎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为病,尿似膏自出。劳淋之为病,劳倦即发痛引气冲下。热淋之为病,热即发,甚则尿血,治之皆与气淋同。凡人候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
地肤子汤
治下焦结热,小便赤黄不利,数起出少,茎痛或血出,温病后余热及霍乱后当风取热,过度饮酒房劳,及行步冒热冷冻饮料逐热,热结下焦及散石热动关格,小腹坚,胞胀如斗,有此诸淋,悉治之立验方。
地肤子(三两) 知母 黄芩 猪苓 瞿麦 枳实(一作松实) 升麻 通草 葵子 海藻(各
上十味为末,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闭者加大黄三两。女人房劳,肾中有热,小便难不利,小腹满痛,脉沉细者,加猪肾一具。(崔氏云∶若加肾,可用水一斗五升先煮肾,取一斗汁,纳药煎之。《短剧方》不用枳实。)
治百种淋,寒淋、热淋、劳淋,小便涩,胞中满,腹急痛方∶
通草 石苇 甘草 王不留行(各二两) 冬葵子 滑石 瞿麦 白术 芍药(各三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录验》有当归二两,治下筛,以麦粥清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滑石 石苇 栝蒌根(各二两)
上三味治下筛,大麦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诸种淋方∶
葵根(八两) 茅根 石首鱼头石(各三两) 甘草(一两) 通草(二两) 贝子(五合) 大麻根(五两)
上七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亦主石淋。
又方 榆皮 车前子 冬瓜子(各一升) 鲤鱼齿 桃胶 通草 地脉(各二两) 瞿麦(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细白沙三升,熬令极热,以酒三升淋取汁,服一合。
治淋痛方∶
滑石(四两) 贝子(七枚,烧碎) 茯苓 白术 通草 芍药(各二两)
上六味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又方 葵子(五合) 茯苓 白术 当归(各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取猪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儿服一合,腊月者。
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者方∶
通草 茯苓(各三两) 葶苈(二两)
上三味治下筛,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蒲黄 滑石(各等分)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方∶
水上浮萍曝干为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通方∶
滑石(三两) 葵子(二两) 榆根白皮(一两)
上三味治下筛,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一升以散二方寸匕和,分三服,即通。
又方 水四升洗甑带取汁,煮葵子,取二升半,分二服。
又方 胡燕屎 豉(各一合)
上二味捣,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
又方 发去垢烧末,葵子一升,以饮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首鱼头石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槽塞灰土,以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 车前子一味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止。
治卒不得小便方∶
吞鸡子白取瘥。(葛氏云∶吞黄。)
又方 车前草(一把) 桑白皮(半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之。
治妇人卒不得小便方∶
郁李仁二十枚蒸末,服之立下。(一本作杏仁二七枚)。
又方 紫菀为末,以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血出者,四五度服之。
治黄胆后小便淋沥方∶
猪肾(一具切) 茯苓(一斤) 瞿麦(六两) 车前根(切三升) 黄芩(三两) 椒目(三合绵裹) 泽泻 地肤子(各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二斗,煮车前取一斗六升,去滓,下猪肾,煮取一斗二升,去肾下药,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治气淋方∶
水三升煮舡底苔如鸭子大,取二升,顿服。
又方 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纳盐一合,顿服,亦可单煮豉汁服之。
又方 捣葵子末,汤服方寸匕。
又方 空腹单茹蜀葵一满口。
又方 熬盐热熨小腹,冷复易。亦治小便血。(《肘后方》治小便不通)。
灸法
脐中着盐,灸三壮。(葛氏治小便不通)。
气淋,灸关元五十壮。 又灸挟玉泉相去一寸半,三十壮。
石淋方∶
车前子二升,以绢袋盛,水九升,煮取三升,隔宿不得食,平旦空腹顿服之。石即出。
(《备急方》云∶治热淋)。
又方 取浮石使满一手许为末,水三升,醋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石出。(淳酒煮之亦治嗽)。
又方 桃胶枣许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当下石子如豆卵,以石尽止。(亦治小儿痛淋。)
灸法
石淋,脐下三十六种病不得小便,灸关元三十壮。
又灸气门三十壮。
又灸水泉三十壮。(足大敦是也)。
治膏淋方∶
捣 草汁三升,醋二合,和、空腹顿服之,当尿如小豆汁也。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苏澄用疗尿血。
治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劳结为血淋,热结为肉淋,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小腹痛不可忍者方∶
滑石 桂心 冬葵子 王不留行 通草 车前子(各二分) 甘遂(一分) 石苇(四分)
上八味治下筛,以麻子饮半升,和服方寸匕,日三。尿沙石出。(一方加榆白皮三分。)
灸法
劳淋,灸足太阴百壮,穴在内踝上三寸,三报之。
治热淋方∶
葵根(切一升,冬用子,夏用苗) 大枣(二七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热者加黄芩一两。出难加滑石二两。血者加茜根三两。痛者加芍药二两。
又方 白茅根切四斤,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
又方 常煮冬葵根作饮服之。
治血淋小便碜痛方∶
鸡苏(二两) 通草 滑石(各五两) 竹叶(一把) 生地黄(半斤) 小蓟根(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石苇散
治血淋方。
石苇 当归 蒲黄 芍药(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生大麻根十枚,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亦治小便出血)。
又方 大豆叶一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
又方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汁,取一升,日三服。(亦治虚劳尿血)。
灸法
血淋,灸丹田,随年壮。
又灸复溜五十壮。(一云随年壮)。
五淋不得小便,灸悬泉十四壮。穴在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上是,中封之别名。
五淋,灸大敦三十壮。
卒淋,灸外踝尖七壮。
淋病九部诸疾,灸足太阳五十壮。
淋病不得小便,阴上痛,灸足太冲五十壮。
腹中满小便数起,灸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灸二七壮。小儿以意减之。
治遗尿小便涩方∶
牡蛎 鹿茸(各四两) 桑耳(三两,《录验》无) 阿胶(二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日二。
又方 防己 葵子 防风(各二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作散服亦佳。
治小便失禁方∶
以水三升煮鸡肠,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取鸡 一具,并肠烧末,酒服。男雌女雄。
治尿床方∶
取羊肚系盛水令满,线缚两头熟煮,即开,取中水顿服,立瘥。
又方 取羊胞盛水满中,炭火烧之尽熟,空腹服,不过四五度瘥。
灸法
遗尿失禁,出不自知,灸阴陵泉,随年壮。遗溺,灸遗道挟玉泉五寸。
又灸阳陵泉。
又灸足阳明,各随年壮。
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壮。
又灸行间七壮。
尿床,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
又灸脐下横纹七壮。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