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药草·菊花
《博闻录》:菊:蜀人多种之。苗可人茶,花、子人药。然野菊大能泻人。惟真菊延年,花乃黄中之色,气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其性介烈,不与百花同盛衰,是以通仙灵也。
《博闻录》,菊花:西蜀人家最常种植。菊的幼苗可作茶,花和种子可入药。但野菊花,极易使人腹泻;只有真正的菊花,方可使人延年益寿。花的黄颜色为中正之色,气味和平纯正,花和叶子以及根和种子,皆是长生药。菊花的秉性刚烈正直,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和凋谢,所以说它是与神仙的灵气相沟通的。
《务本新书》:宜白地栽,甜水浇。苗作菜食,花入药用。三四月,带根土掘出。作区,下粪水调成泥,擘根分栽。每区一二科,后极滋胤。
《务本新书》:(菊花)适宜在空闲地上栽植,用甜水浇灌。幼苗可作菜蔬食用,花可作药用。三四月间,(将菊苗)连根带土一同掘起,做好区坑,将粪水注入,搅拌成泥,然后把菊苗擘开分栽。每窝栽一两棵,日后便会生长得极为繁茂。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国语
- 盐铁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吴子
- 尉缭子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