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瞿式耜六不平
瞿式耜,字稼轩,号起田,常熟人。会元景淳之孙也。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进士,授永丰知县,调江陵令,行取考选,授户科给事中。感时事,上六不平。疏曰:如张差一案,主风颠者,虽为仰承慈孝之深衷,然主挺击者,亦未始非保护东宫之至意。千金之子,突有无知执械闯入内室,为纪纲者,尚当执而问之,禁中何地,任妄男子作此举动,而一昧以风颠二字抹之,乃慈宁召见,刘光复以半吞半吐之词,迹涉唐突,以致触忌幽囚,今既追录其忠,赠恤祭葬,频频有加矣,而赤心调护东宫之王之采,无望赠恤殊恩,并复官而靳之,至今稿葬城外,遗骨不能还乡,恐先帝有灵,当自怜之,千秋有史,当自白之。臣之所谓不平者一也。红丸一案,主弑逆之说者,固属偏见,然先帝圣躬,委顿至此,岂臣子尝试邀功之日,彼崔文升、李可灼不加一僇,则亦幸矣,乃优旨批答,放归原籍,扬扬昼锦,即今圣明在御,褒忠殛佞,千古一时,彼嫉恶防奸之孙慎行,尚推敲启事,不遗余力,而么么可灼,先登访册,俨然与废弃诸贤并列,何以服天下之人心乎?臣之所谓不平者二也。移宫一案,在杨涟、左光斗一时激烈微过,或不能解于居功迫上之疑,然一腔拥护,先帝为心,亦未始非杜渐防微深意。贾继春之持论,自是移宫后一截处分,以补杨涟说之未尽,非相反也,今必欲以移宫一议为涟罪案,何居乎?涟幸而有击珰二十四罪之疏,不能没其除奸大功,赠恤不得不从优耳。使果如诸臣一偏之见,不将与王之采、孙慎行同其沈抑乎?臣之所谓不平者三也。封疆为重,彼失事者罪抚无逃矣,乃熊廷弼枭首西市,且传首九边,而三路丧师之杨镐,与擅离信地之王化贞,竟逍遥福堂,甚且有以化贞登荐牍者,又何以服廷弼之心。并何以服天下人之心平?人皆知廷弼以门户杀,非以封疆杀,而究竟无人敢讼言之者,使服辜者服辜,而漏网者漏网,将来何以严边臣失事之禁乎?臣之所谓不平者四也。杨、左与王安声息相通,诚不知有无,然其主意无非羽翼先帝;神祖升遐之日。使倥偬之中,大权不至旁窃,宗社安于泰山,初非与安有交结之情,如崔呈秀党附魏忠贤,为不解之谊也。乃今动辄以王、杨、崔、魏为对案,无论杨不可与崔对,即王亦岂可与魏对?又以杨、左交结王安,与崔呈秀交结魏忠贤同类并称,凡有心知,熟不痛之?今即赠荫恤录,恩典无所不至然以一片血忠,被此恶名,能无钦恨于九泉乎?臣之所谓不平者五也。大臣者,小臣之纲也。而宰相又为诸大臣之纲。向者阿党取容,权珰作势,已多次第伏法,然大者卿贰,小者台郎,彼见巍巍政府,甘作干儿,谁不惴惴身家,自捐名节。令五虎辈虽罪未尽,赃未籍没,人心犹有余憾,然亦既显暴具罪状于天下矣,彼造意主谋,无毒不具之魏广微,固宠遂膻,无丑不备之顾秉谦,与夫媚珰而反取厌之冯铨珰败而犹弥缝之黄立极,顾乃死不僇尸,生不褫夺,窃恩纶而夸奕世,拥富贵以乐余年,其何以为大臣党阉之戒乎?臣之所谓不平者六也。方今公道昭明,已无闭郁偏枯之病。而或巨奸藏锋于脱网,或幽贞抱泣于向隅。或薰莸苍素,一时尚多讹乱之言;或黜陟斧钺,四海未尽澄清之望。有一于此,俱非荡平。臣是以不避恩仇、不顾鼎镬,直陈其原委。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