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二年
一、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弒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杀孔父,孔父闲也。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
二、滕子来朝。
三、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也。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四、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桓内弒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
五、秋,七月,纪侯来朝。
朝时,此其月何也?桓内弒其君,外成人之乱,于是为齐侯、陈侯、郑伯讨,数日以赂。己即是事而朝之。恶之,故谨而月之也。
六、蔡侯、郑伯会于邓。
七、九月,入杞。
我入之也。
八、公及戎盟于唐。
九、冬,公至自唐。
桓无会,而其致何也?远之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墨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