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二年
一、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弒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杀孔父,孔父闲也。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
二、滕子来朝。
三、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也。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四、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桓内弒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
五、秋,七月,纪侯来朝。
朝时,此其月何也?桓内弒其君,外成人之乱,于是为齐侯、陈侯、郑伯讨,数日以赂。己即是事而朝之。恶之,故谨而月之也。
六、蔡侯、郑伯会于邓。
七、九月,入杞。
我入之也。
八、公及戎盟于唐。
九、冬,公至自唐。
桓无会,而其致何也?远之也。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三字经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