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天官冢宰·典妇功夏采
典妇功掌妇式之法,以授嫔妇及内人女功之事赍。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贾之物书而楬之。以共王及后之用,颁之于内府。
典妇功掌管妇功用材数量的标准,据以授给九嫔、世妇及女御从事妇功所需取用的材料。凡分配给嫔妇的任务,到秋季呈献成绩时,辨别所做活计质量好坏,比较数量多少,而估定价值,书写标签加以标明,以供给王和王后所用,交到内府收藏。
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以其贾楬之。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颁丝于外内工,皆以物授之。凡上之赐予,亦如之。及献功,则受良功而藏之,辨其物而书其数,以待有司之政令,上之赐予。凡祭礼,共黼画组就之物。丧纪,共其丝纩组文之物。凡饰邦器者,受文织丝组焉。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典丝掌管入贡之丝的收受,而辨别丝的种类和精粗,依据丝的价值题写标签。掌管丝的收藏和支出,以准备制作丝织品所用。颁授丝给外、内女工,都按照她们所当制作的丝织品的种类授给所需的丝。凡王用丝物赏赐臣下也由典丝授给。到[秋季外女工们]呈献成绩的时候,就接受所献的丝织品加以收藏,辨别丝的种类,登记它们的数目,以待有关官吏下令[调用],以及供王赏赐所用。凡祭祀,供给制作祭服、冕旒等所用的丝。丧事,供给所需用的丝线、丝绵、丝绳、有绘画的缯帛等物。凡修饰国家器物的,可以前来领受有绘画的缯帛,刺绣的锦、丝线、丝绳等物。[夏历]年终,就[将所收支的丝物]分类进行结算。
典枲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授赍。及献功,受苦功,以其贾楬而藏之,以待时颁,颁衣服,授之。赐予,亦如之。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典枲掌管制作麻布、细而疏的麻布、麻线、白而细的麻布等的材料麻和葛、萌等,以待按季节分配[女工们]任务时授予[她们]所当取用的。到[秋季外女工们]呈献成绩的时候,就接受所献的麻织品,依照价值题写标签而加以收藏,以待随时颁发给需用者。到颁发衣服的时候,就授给领取的人。王赏赐臣下[麻织品]也这样由典枲授给。[夏历]年终,就[将所收支的麻织品]分类进行结算。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纱。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素纱。凡祭祀、宾客,共后之衣服,及九嫔世妇。凡命妇,共其衣服,共丧衰,亦如之。后之丧,共其衣服,凡内具之物。
内司服掌管王后的六种服装,即秫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都是白纱里子。辨别外命妇和内命妇所当穿的以下几种服装,即鞠衣、展衣、缘衣,都是白纱里子。凡举行祭祀、招待宾客,供给王后应穿的衣服,以及九嫔、世妇,凡内外命妇,都供给所应穿的衣服。供给丧服也这样。王后的丧事,供给所需的衣服,以及凡妇人所应具备的物件。
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掌凡内之缝事。
缝人掌管王宫中缝纫的事,而听从女御的指使,以缝制王及王后的衣服。[王、王后、太子的]丧事,就缝制棺饰,(用彩缯]缠饰翣和柳的木材。掌管宫内所有缝纫的事。
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掌凡染事。
染人掌管染丝和帛。凡染,春季煮晒丝帛,夏季染纁色和玄色,秋季染五色,冬季呈献染成品。掌管所有有关染色的事。
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丧纪,共笄绖,亦如之。
追师掌管王后头部的服饰,制作副、编、次,琢治衡和笄。制作九嫔以及外、内命妇的头饰,以备祭祀和招待宾客时用。有丧事,也这样供给丧笄和絰带。
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青句、素屦、葛履。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 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屦人掌管王和王后配合各种服装所应穿的鞋。制作赤舄、黑舄等,制作装饰屦舄的赤缌、黄缝、青绚等,并制作白色的屦和葛屦。辨别外、内命夫和命妇所应穿的命屦、功屦和散屦。凡四季的祭祀,使他们[依照尊卑等级]穿所应穿的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