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高帝求贤诏(班固)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注释】
①盖:发语词。
②伯:通“霸”,诸侯的盟主。
③昌:指御史大夫周昌。
④下:向下传达、
⑤意:思想。
⑥称:符合。
⑦行:行为,作为。义:通“仪”,相貌。
⑧癃:驼背。
⑨特:只有。
⑩尊显:使……尊贵显赫。
⑩有而弗言,觉免:有贤才而郡守不报告,发觉后就罢免其官。
【译文】
  听说王者中没有能超过周文王的,诸侯的盟主中没有能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依靠贤能的人才成就了事业的声名显赫。如今(现在)谈起天下贤人的智慧和才能,难道只有古人才特有吗?问题出在国王不(与贤人)交往的原因啊,(这样一来)贤能之士能从哪儿来呢?现在我凭借上天的保佑,贤士大夫(的辅佐),平定拥有了天下,成为了(刘家)一家的天下。想要它长久,世世代代供奉(刘家)宗庙不绝。贤人已经与我共同平定了天下,却不与我共同安定享受它,怎么行呢?贤士大夫有肯跟我交往的,我能够让他尊贵显耀。(将这圣旨)公告天下,使我的旨意大家都明白和知道。
  御史大夫周昌传达给丞相,丞相萧何传达给各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传达给各郡最高长官,有认为符合德行贤明的人,一定要亲自去劝说,为他驾车,送到相国府,登记履历、容貌、年龄,有(贤人)却没有上报的(地方),发觉了就免(地方官员的)职。年老手足不灵活有病的,不要(来)。
【赏析】
西汉建国初,汉高帝虽然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他认为他的天下“于马上得之”,厌恶甚至拒斥知识分子。陆贾反驳他说:“于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遂有所悟,后来就颁布了这道《求贤诏》。文章开篇即以古代的贤王霸主自比,提出了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任用贤能。接着认为当今天下也有像古代一样的贤才,还把天下的兴衰治乱与贤才的能否进身致用联系起来。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旨意:要求他的下属官吏举荐贤才,有而不荐的还要受到惩罚。于是他将自己经天纬地的鸿图大略与招纳贤才的实际行动结合了起来,表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这篇文章从古代的有为帝王谈起,引出了举荐贤才的重要性;又由举荐贤才联系到治理天下,层层展开;最后提出了自己诏告天下举贤任能的旨意,环环紧扣、不枝不蔓,写得十分简短而紧凑。-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通典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训蒙骈句
- 词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