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流注时日
阳日阳时阳穴,阴日阴时阴穴,阳以阴为阖,阴以阳为阖,阖者闭也。闭则以本时天干,与某穴相合者针之。阳日遇阴时,阴日遇阳时,则前穴已闭,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五门十变,此之谓也。其所以然者,阳日注腑,则气
先至而后血行;阴日注脏,则血先至而气后行。顺阴阳者,所以顺气血也。阳日六腑值日者引气,阴日六脏值日者引血。
或曰:“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病为贵耳。”妻闭则针其夫,夫闭则针其妻;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
噫!用穴则先主而后客,用时则弃主而从宾。假如甲日胆经为主,他穴为客,针必先主后客,其甲戌等时主穴不开,则针客穴。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分明实落,不必数上衍数,此所以宁守子午,而舍尔灵龟也。灵龟八法,专为奇经八穴而设。其图具后。但子午法,其理易明,其穴亦肘膝内穴,岂能逃子午之流注哉!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