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从先秦至清代现存的兵书共有二千一百五十余部,其中以兵法和兵略两类最受世人注重。兵法类阐述用兵理论,以理论水平见长;兵略类记述用兵史实,以切合实用见长。兵略类中,专门辑录一书或多书而按照时间先后编年的如陈禹谟《左氏兵略》、胡林翼《读史兵略》都已为人熟知,但按照某一指导思想辑录的用兵谋略虽有一些,却不多见,《乾坤大略》则是其中的一种。谈兵与谈略有很大不同。前者千端百计而变化无穷,后者则仅出数端即可明见端倪,,甚至胜负立判。
朱熹《朱子语类》在评论张良时说:子房皆老氏之学,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和了,忽回军杀之。这个便是他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他计策不须多,只消两三次如此,高祖之业成矣。同样,诸葛亮的《隆中策》其实也只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连孙权,北伐曹操数策,却是蜀国始终贯彻的方针。古代兵家运筹,一向只画上中下三策,虽只两三端,一经运作,天下得失立见。不过当时虽是如此,对于需要借鉴的后人来说,,两三策毕竟太过简易。
《乾坤大略》共十卷,将天下成败剖析为十事,也就是十大端、十大方略。十大方略不仅互不重复,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各有先后次序,必须依次而行,不可以超前,不可以打乱,不可以增减,不可以颠倒。这十大方略是:一、兵起先知所向;二、兵进必有奇道;三、初战决战为上;四、决胜在于出奇;五、略地莫过招降;六、攻取必于要害;七、据守必审形胜;八、立国在有规模;九、兵聚必资屯田;十、克敌在勿欲速。十大方略不是可以更番尝试的十样招式,,而是保举王业自始至终克成其功的一盘完整的棋局。就此一点而言,此书确实具有不同于一般兵书的特殊价值。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素书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