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响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与李伯元同时代的吴沃尧说:访贾甚有以他人所撰之小说,肖君名以出版,其见重于社会可想矣。顾颉刚在《之作者》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现形记》一书流行其广,慈禧太后索问是书,按名调查,官交有因以获咎者,致是书名大震,销路大广。太后索阅,官吏获咎,是否真实,值得怀疑;但这部书当时十分走红,,却是事实。自该书问世后,坊间以官场命名的新书多达十多种,如《官场维新纪》、《新官场现形记》、《后官场现形记》、《官场风流案》、《官场风流案二集》、《新官场风流案》、《官场笑话》、《新官场笑话》等。
据传,《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震惊了衙门和朝廷。摄政王载沣就曾下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作者,取缔连载作品的报社。李伯元也不断收到恐吓信,乃至子弹和砒霜等警告物。由于当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署名是南亭亭长,因而官府在檄文中就扬言:凡抓到南匪就格杀勿论!
李伯元遇险不惊,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报社化整为零。他本人迂回于英、法租界中游击办公,通过密友的关系,进行地下印刷。李伯元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受挫不折,报纸一日未停。为显示大丈夫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意气,将笔名干脆改为正名,并且以诗言志:往日醒尘梦,尔今更抖擞;慷慨告天下,仍作不平鸣。如此,李伯元和他的《官场现形记》终于躲过了劫难。就这一点说,英、法租界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在李伯元生前,《官场现形记》即有上海传出盗印翻刻之情事,至其逝世后,坊间盗印、翻刻之风尤甚,后经上海会审公堂审理调停,判决版权归属,并由翻印书馆以3000元购买原书版权以为代价。为晚清文学界中,最早透过诉讼来维护版权的实例。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