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王
《礼号谥记》说:“夏禹、殷汤、周武王是三王也。”《尚书》说:“文王作罚,刑兹无赦。”《诗》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文王受命,有此武功。仪刑文王,万国作孚。”《春秋》说:“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谨按《易》称:“汤、武革命。”《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於牧之野。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诗》云:“亮彼武王,袭伐大商。胜殷遏刘,耆定武功。”由是言之,武王审矣。《论语》:“文王率殷之叛国以服事殷。”时尚臣属,何缘便得列三王哉!经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王业始兆於此耳。俗儒新生不能采综多共辨论,至於讼阋。大王、王季皆见追号,岂可复谓已王乎?禹者,辅也,辅续舜後,庶绩洪茂,自尧以上王者也。子孙据国而起,功德浸盛,故造美论。舜、禹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复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经曰:“有鳏在下,曰虞舜。佥曰伯禹,禹平水土”是也。汤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轨,改亳为商,成就王道,天下炽盛,文武皆以其所长。夫擅国之谓王,能制割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王者,往也,为天下所归往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