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儿女英雄传 > 正文 >>

人物介绍

何玉凤: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儿女英雄,她忍辱负重,不为一己私仇坏国家大事,是忠;时刻不忘父仇,奉母归西,是孝;混迹草莽,守身如玉,是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其父何杞曾为中军副将,权贵纪献唐欲聘何玉凤为儿媳,何杞不从,遂为纪献唐所害,冤死狱中。何玉凤使乳母丫环扮作她母女二人扶柩还乡,而她自己则和母亲避居山林,后投奔江湖好汉邓九公。何玉凤智勇双全,武艺出众,疾恶如仇,好打不平。偶遇两个骡夫密谋暗害公子安骥,,她虽与安素不相识,却仗义相救。在能仁寺,杀死凶僧,救了张金凤一家三口,并使张金凤与安骥结为夫妇,帮助安骥能平安救出父亲。后来母亲去世,她欲单身去报家仇,正值纪献唐已被皇上处斩,她扶母柩回乡与父合葬。先欲以死表节烈,后立誓出家不嫁。在众人的巧妙安排和说服下,最后嫁给了安骥,与张金凤一起鼓励安公子进取功名。作品前段突出她的侠义,较为生动,后段强调她的守礼,则甚苍白,前后性格不统一。

安学海:表字水心。正黄旗汉军人。天性聪明,见识广博,学问超群,但屡次会试,都未得进士。近五十岁会考,终于得中,被派到南河玄家堰任职。因为人刚直,不知贿赂,被河台谈尔音所妒。后因河堤决口,被革职拿问带罪赔修。被开复之后,便死了仕宦之心,一心寻找儿子的救命恩人即亡友的遗女十三妹。在邓家庄与邓九公意气相投,结为兄弟,在众人帮助下,制止了十三妹的复仇行为,说服并帮助她扶母亲灵柩回京与父亲合葬,此后又打消了十三妹立志不嫁的念头,,使她嫁给儿子安骥以安身立命。他一生谨行仁义礼智信,言合于经学。他又以德报怨,给邓九公祝寿时遇到谈尔音穷愁潦倒,不得归乡,便赠与银两。又喜授业讲学,在邓家庄使四个儒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安骥:表字千里,别号龙媒,乳名玉格。从小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长大,学识渊博,温文尔雅,但又幼稚而缺乏世事经验。但他有主见。其父安学海在外任官被陷遭参劾后,他筹集银两前去救父,途中被两个骡夫欺骗,他却相信骡夫而怀疑前来救助他的侠女十三妹。到了能仁寺,又被寺里的和尚暗算,幸亏十三妹救助,才逃得活命,在十三妹逼迫之下,与村女张金凤结为夫妻。后来同父亲回京,又娶了十三妹。自此学业上有些怠惰,追求酒诗风流。十三妹,,张金凤二人借开菊花宴激励他,使他闭门发愤读书,力争求取功名。后来参加考试,探花及第,作过国子监祭酒,后任山东观风整俗使。

张金凤:河南彰德府人,因遭灾,变卖家产,随父母去京投亲。途中宿于能仁寺,住持见其貌美,对之起歹心,她坚决不从,后被十三妹救出,并与同时被救的安公子成亲。她性情温婉贤淑,孝顺公婆,克尽妇道,深得安学海夫妇的欢心。后来十三妹仇人被诛,其母又死,安学海欲使她亦嫁安公子,她执意不肯。张金凤以其伶牙俐齿说服了她,二人共事一夫。作品突出她对父母公婆的尊孝,对丈夫的体贴鼓励和不专房嫉妒。

谈尔音:号钰甫,河工佐杂微员出身,靠逢迎献纳当上了南河河道总督,待入傲慢,居心阴险,利用职权广收贿赂。安学海初上任,未给他送厚礼,他便以为是看不起他,同时又嫉恨安学海的才干,不加重用。在他庆寿时,安学海又未送厚礼,就更增加了对安学海的憎恨,便伺机报复。明知高家堰外河工程偷工减料,不能承受大水,他便派安学海去任通判,果然外河发水,堤岸两次决口,他便借此将安学海革职拿问。其贪污以及工程的偷工减料问题被钦差查清后,,他亦被革职,并追退赃物,他因此破败。后贫穷不过,只好扮作道士化了装卖唱。

邓九公:名振彪,排行第九,淮安人,早年习文不成,改去习武,武举时又因文试而落榜,于是便做了保镖,六十年没出什么事,客商们敬给名镇江湖之匾。性格粗犷豪放,仗义疏财,有一副义胆侠肝,因得罪了海马周三,险些遭祸。十三妹制服了周三,保全了邓九公的脸面。虽然十三妹拜他为师,并同老母亲投奔于他,但他对十三妹却十分敬重。后与安学海相识,彼此意气相投,遂为结义兄弟,帮助他使十三妹安身立命。他身体强健,年已八十无龙钟之态。,喜饮酒,且酒量很大。邓九公这个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豪侠好义,受恩不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