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里仁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引此以质之,说者多以里为居,居以亲仁为美。予尝记一说云,函矢巫匠皆里中之仁也。然于仁之中有不仁存焉,则仁亦在夫择之而已矣。尝于郑景望言之,景望不以为然。予以为此特谓闾巷之间所推以为仁者,固在所择,正合孟子之意。不然,仁之为道大矣,尚安所择而处哉?
“邻里以有仁厚的风俗为好,选择住处,不去有仁德的地方住,哪能得到智慧?”孟子评论造甲、作箭、做巫医、当木匠等人的职业,曾经引用此文作证听。解释的人,多半把“里”字解成“居”字,指居处以亲近仁人为好。我曾经记得一个解释,函人、矢人、巫医、木匠,都是邻里的仁人,因为他们都有仁爱之心。但在仁爱之中,还有不仁爱的存在,譬如函人和木匠,利在死人,那么仁爱也在选择罢了。我曾经对郑景望说过这个意思,郑景望不同意。我以为这里所指的,只是邻里推选出来的仁人,固然在于选择职业,正合孟子的意见。不然,仁的内涵实在太大了,还能够选择而住吗?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盐铁论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